众所周知,楚国是周朝的一个诸侯国。巅峰时期,楚国的疆域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。因此,楚国的国号,也被后来的割据势力继续采用。比如西楚、后楚、南楚等。至于笔者今天要说得桓楚,同样以楚作为国号。不过,和历时800多年的周朝楚国比起来,桓楚的存在时间极为短暂,只有半年左右。
一
首先,桓楚的建立者是桓玄。桓玄(369年~404年6月19日),字敬道,一名灵宝,谯国龙亢县(今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)人。东晋权臣,大司马桓温之子。据历史学家田余庆考证,桓温的高祖(或高伯祖、高叔祖),是三国时期在嘉平之狱中被司马氏诛杀的曹魏大司农桓范。如果桓玄真的是桓范的后人,那么他篡夺晋朝的行为,无疑是给自己的先祖报仇了。
桓玄形貌瑰奇,风神疏朗。博综艺术,善于属文。袭爵南郡公,世称“桓南郡”。在东晋后期,桓玄先后消灭殷仲堪和杨佺期,除掉司马道子父子,从而把持朝廷大权。
大亨元年(403年),桓玄担任大将军。同年,桓玄亲信殷仲文、卞范之劝他早日篡位,连朝廷加授桓玄九锡的诏命和册命都暗中写好。桓玄于是进升桓谦、王谧和桓修等人,让朝廷命自已为相国,更划南郡、南平郡、天门郡、零陵郡、营阳郡、桂阳郡、衡阳郡、义阳郡和建平郡共十郡封自己为楚王,加九锡,并能置楚国国内官属。
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桓玄此举,显然是在效仿曹操、司马昭等权臣。在三国时期,曹操通过建立魏国的方式,彻底架空了汉献帝。而就司马昭来说,他建立的晋国,也为西晋王朝的诞生奠定基础。现在,桓玄不仅在东晋王朝之下划出了大片疆域,还能随意设置自己的官吏,这可谓是严重削弱了东晋皇室。
此外,桓玄之前的封地是南郡(今湖北江陵),这属于先秦楚国的核心区域。而这,成为桓玄选择楚作为国号的主要原因。
二
大亨元年(403年)十一月十八日,由卞范之写好禅让诏书并命临川王司马宝逼晋安帝抄写。对此,桓玄在一番假意辞让后,于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位为帝,并改元“永始”,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,不久迁于寻阳。虽然篡夺了皇帝的宝座,不过,桓玄并没有对晋安帝赶尽杀绝,也即他希望削减东晋内部的抵抗情绪。当然,桓玄建立的桓楚,还是遭到了猛烈的反扑。
桓玄篡位以后,骄奢荒侈,游猎无道,通宵玩乐。于是,百姓因而疲惫困苦,各地出现了起义大军。公元404年二月,刘裕经过周密部署后,联络北府兵将领刘毅、何无忌、刘昶、刘道规、诸葛长民等人正式起兵。
面对所向披靡的刘裕大军,桓玄匆匆携带儿子桓升、侄子桓浚,在几千亲信的护卫下,从南掖门仓惶出逃。直奔石头城,乘船浮江西去。桓玄一行逃到寻阳,江州刺史郭昶之提供器用、兵马,这才松了一口气。
公元404年四月,桓玄一行逃到江陵,荆州刺史桓石康迎入帐内。对此,刘裕本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原则,立即派遣刘毅、何无忌、刘道规率兵追至湓口,桑落洲一战,大败江州刺史郭昶之、游击将军何澹之、江夏太守桓道恭等人,进军寻阳。
同时五月,桓玄自江陵急率舟师东下,双方大战于武昌附近的峥嵘州。桓玄所率将士数万,对方不满万人。可是,因为桓玄部下缺乏斗志,反而在人数占优的前提下吃到败仗。到了这个时候,桓玄建立的桓楚,无疑是大势已去了。
三
吃到败仗后,桓玄再次逃回江陵城,众人见大势已去,人心惶惶,虽令不行,城内一片混乱。公元404年五月二十六日,桓玄遭到部下的叛变,遂被杀害,年仅三十六岁。桓玄死后,堂弟桓谦在沮中为桓玄举哀,上谥号为武悼皇帝。桓玄的头颅则被传至建康,挂在大桁上,百姓看见后都十分欣喜。
总的来说,桓玄从称帝到兵败出逃,共经八十天;从称帝到被杀,前后不到半年。虽然桓玄死后,堂兄桓谦、桓石绥等人仍坚持抗争达五、六年之久,但是,桓楚这个割据势力,已经和桓玄一起走向灭亡。至于桓玄兄弟的反抗,并没有实现恢复桓楚的目标。到了晋安帝义熙六年(410年),桓氏家族彻底覆灭。
值得注意的是,桓玄被杀后,刘裕拥立晋安帝复辟晋朝,并由此成为新一代权臣。16年后(420年),刘裕废黜晋恭帝建立刘宋帝国,东晋至此才彻底终结。虽然桓楚没能完全取代东晋,不过,经过桓玄的一番折腾后,东晋皇室只能眼睁睁看着权臣坐大,乃至于彻底画上一个句号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05938578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hao974.com/baike/59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