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月5日迎来的惊蛰节气,标志着仲春开始。桃花初绽,虫鸟齐鸣,仿佛都在迎接这个生机盎然的节气。惊蛰的美不仅隐藏在明媚春色、田间地头、绽放的花蕾中,也沉淀在古人的一首首诗词、著作中。2017年7月、2020年6月,共20名四川历史名人名单公布。其中,包括落下闳、杜甫、苏轼、司马相如、薛涛等的作品中,都曾有过二十四节气或惊蛰的影子。时光穿越,让我们一起在他们的作品中,再度感受惊蛰的魅力。
如今的二十四节气中,雨水在惊蛰之前,然而,清代文献记载,雨水作为“二月节”得到重视,其时间在惊蛰之后。清代文学家、藏书家、美食家、戏曲理论家李调元在《月令气候图说》说:“古以惊蛰为正月、雨水为二月节也。”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表示,我国二十四节气时间次序微调,是古人为适应气候变化对于农耕生产、维护生命健康采取的相应措施,并不是任意的、随性的行为。出现先惊蛰后雨水的现象,代表气候较暖,春播就会提早;出现先雨水后惊蛰的现象,代表气候较冷,春播开始晚,保证播种的庄稼幼苗不受冰冻而顺利生长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2305938578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本页网址:https://www.hao974.com/baike/6881.html